收藏
二維碼

車訊網 值得信賴的汽車媒體!

當前位置:車訊網 > 試駕 > 正文

星爺自駕蔚領游記之 尋訪唐朝王陵(下)

2017年05月16日 00:08 來源:車訊網 作者:夏星
分享到:

  從周到今,歷時3000年,最為輝煌的時期,當屬朝。那時的中國,以開放的胸懷、強盛的實力,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當時的已知世界。夕陽中的人們追憶曾有的榮光,自稱人至今。今年,2017年,是唐朝謝幕1110年整。駕駛旅行車,從北京出發,前往陜西,尋訪唐朝帝王的陵寢,我覺得是個很有意義的事兒。

  本游記分為3篇。中篇說到,我駕駛蔚領在富平縣和三原縣,觀看了豐陵、定陵、章陵、元陵、簡陵、獻陵、端陵和莊陵之后,又來到涇陽縣,觀看了崇陵。本文是游記下篇,記錄涇陽縣的貞陵、禮泉縣的昭陵和建陵、乾縣的乾陵和靖陵?;爻讨?,又捎帶手看了楊貴妃、李淵之父、武則天之母的墓。

星爺自駕蔚領游記之 尋訪唐朝王陵(下)

  昨晚在雨中回到車上,十分勞累,就著啤酒吃了一包壓縮餅干,算是解決了晚餐,之后躺在車內舒適的“床”上,伴隨著皇帝陵過了一夜。多年來,我一直有個習慣:不為住宿趕路。無論走到哪,找個合適的地方,把車一停,便迅速進入夢想。我覺得,這樣做的3個好處,一是安全——夜間趕路有時可能會伴隨著某種風險;二是充分休息——就地停車睡覺可以節約里程,增加睡眠時間;三是省錢——車內過夜不必支付住宿費。所以,我買車的第一個條件,是后排地板平整,長度不低于1.75米。蔚領后排最大進深為1.83米,在車內過夜完全沒問題。有人對旅行車概念不是很清楚,以為是個兩廂車,實際上,它的后部空間優勢很大,是兩廂車、三廂車所無法媲美的。不然的話,歐洲人也不會特別喜歡旅行車(或者叫轎車旅行款)。

  當然,安全感差的人,或者是睡眠不夠深的人,在車內夜宿野外,恐怕無法適應。

  第14座:貞陵。

  由于就地過夜,次日晨,繼續往西14公里,在白王鎮右轉,往北2公里,很快來到貞陵,十分快捷。貞陵的墓主叫李枕,在唐朝后期的帝王中,他獲得的美譽度最高,被后人譽為“小太宗”。這是因為,唐朝后期危機重重,官員普遍貪腐,稅收很重,朝內朋黨之爭、宦官專權,各地藩鎮勢力強大,對朝廷構成威脅。在這種情況下,李枕上臺后實施了一系列措置,給唐朝注射了強心劑。比如,他要求宗室成員潔身自好,用各種方式抑制宦官權利,嚴格對大臣實施考核,等等。

  貞陵位于白王鄉石灘村西側,崔黃村北側,就在道路邊上,十分醒目。一條修整得很好的石子路,貫穿陵區中軸線。

  與昨天看到的唐陵一樣,貞陵神道起始位置,是一對兒華表。

  之后,是東西各一匹很完整的石馬。

  接下來,東側有一塊禽類石雕,但在西側我沒看見,不知是不是被毀了。

  禽類石雕之后又是石馬,但數量很少,且殘缺不全。東側有2匹,西側有3匹。

  石馬過后是石人東側有7座,西側有9座。這16座石人保存較好,唯有西側有一座石人缺頭。

  帝王墓前的石雕,統稱石像生,主要是禽、獸、人3種,它們的作用猶如儀仗,給皇帝站班,且永遠佇立。這風氣似乎是從西漢開始的,但當時以獸為主,明確規定有石人,是唐朝定下的規矩,一直傳到清朝,當然,明清時代取消了禽。至于石人來歷究竟如何,我聽說過3個版本——第1個版本,說他是秦始皇時代的武將,叫翁仲,抵抗匈奴有功,被秦始皇立像;第2個版本,說很早以前西部有個部落,那里的人長的特別高,經常入侵中原,但在春秋時代被滅,后被秦始皇借用以作震懾;第3個版本,說它是匈奴族的神像,漢朝時被引進中原。這3個傳說也不知哪個更靠譜,但不管怎么說,唐朝以后的帝王陵,陵前都有石人,且一直被稱為翁仲,直至清朝。

  神道盡頭,是一對兒石獅子。中國沒有獅子,它應該是東漢才來到中國的,然后在中國被神化了。

  第15座:昭陵。

  從貞陵出發,往南再往西,走了20公里,來到禮泉縣煙霞鎮,鎮北15公里處,是李世民的昭陵。李世民可能是唐朝最著名的皇帝,他雖然上臺時很不光彩,甚至可以說是殘忍、沒人性,但上臺之后,政績不錯,他在位的時期,被稱為貞觀盛世。從一些古代記錄來看(比如《太平廣記》),這個盛世恐怕是相對真實的盛世,民眾同樣享受紅利,而不是類似康乾盛世那樣僅僅是統治者的盛世。

  沿著107省道來到煙霞鎮,右手便能看到一座突兀的山,那便是李世民的安葬之地。我國最早安葬逝者,只是挖個坑,身份高的,把坑里搞得挺講究,比如有一個或好幾個巨大的槨,里面才是棺,大約從春秋時代開始,墓的地表上,弄一堆土,形成墳,墳的作用是標識,讓后人知道先人埋于何處,以便行禮——我國一貫提倡孝道嘛。

  民間的墳都是圓的,皇家是方的,猶如一個削平頂部的金字塔,為了炫耀,盡量把墳往高了堆,比如秦始皇的墳,據說最初有100多米高??墒?,無論如何動員多少人力,人工堆的土山,終究難比自然界的真山。于是,李世民來了個省事且效果更佳的做法,找一座山,以它為墳,半山腰鑿個山洞安葬就是了。由此,唐朝自李世民開始,多數皇帝采用這種做法,所謂“以山為陵”。有人以為這是李世民的發明,事實上,漢朝就有,比如西漢第5個皇帝劉恒,他的霸陵,就是以山為墳。葬在河北省保定滿城的中山王,其墓也是在山上。

  李世民的昭陵,地面建筑損毀很嚴重,一路上走來看到的諸多石刻,在這里一個也沒見到。從李隆基的泰陵開始,李世民的昭陵是我看的第15座陵,在這里我第一次看到了其它游客。如今的昭陵是個旅游景點。

  在昭陵雖然沒有看到石像生,但昔日的建筑,比如祭壇等,都經過了勘探,并被標注。

  昭陵石刻中,最出名的是6匹馬的浮雕像,人稱昭陵六駿。它們是李世民曾騎過的戰馬。如今,有4匹馬保存在陜西博物館,另有2匹在美國。關于那2匹馬流失的原因,我小時候接受的教育是帝國主義盜取中國文物,后來修改為中國古董商將其賣給了美國人。

  唐朝帝王陵的周圍,往往還會有一大堆墳墓,可能是妻妾、可能是宗室,也可能是大臣,大概表示生前在一起,死后仍在一起吧。昭陵附近,比較醒目的,是韋貴妃墓。這墓距離昭陵非常近。

  韋貴妃是望族之女,最早嫁給隋朝的一位大將軍,隋末動亂,那位大將軍站在了李淵的對立面,失敗而亡。后來,她又嫁給了李世民,應該比較受寵,不然也不會封為貴妃。而且,這位貴妃是善終。

  韋貴妃墓的對面,沒多遠但比較矮的地方,是長樂公主墓。這位公主是李世民的嫡長女,很受李世民寵愛。

  剛才說到,昭陵所在地,屬于煙霞鎮,鎮內有個昭陵博物館,就在公路邊上,比去山上的昭陵方便多了。前幾年,鎮子附近的袁家村非常有特色,游客如織,順路來看看昭陵博物館的人,聽說也不少。

  昭陵博物館內藏品很多,比如墓志銘、碑刻、石像生,等等,都是從附近的唐陵搬移過來的。

  之所以在這里營建博物館,是因為此地是徐懋功之墓,這人是唐朝的一位大將,立有赫赫戰功。

  觀看昭陵的人們,最多是把昭陵以及昭陵博物館看全,便走了。事實上,昭陵西南方向、直線距離6公里處,還有一座建陵,它的地面遺存,比昭陵多多了。

« 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
全文瀏覽
本車相關
2022这里只有精品久久,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网午夜,国产精品久久香蕉免费播放